靠精湛医技和优质服务
奏响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铿锵乐章
——在解放军西南医院急诊部住院随感
雷学刚
题记:世间万物,众生平等。每一个生命体都享有平等的尊严与自由,人的生命更值得我们去倍加尊重、敬畏与珍惜。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且仅有一次。
20载军旅生涯,铸就我的军人风骨。即便早已脱下心爱的绿装转业地方,这份情怀依然在我的血液中流淌。因此,当身体抱恙需要住院时,我总是首选军队医院。我深知,军队医院设施精良,医术精湛,还有一份贯穿始终的精准、优质、高效的临床服务。此前的数次住院经历,让我亲眼见证西南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如何始终坚守初心,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时代赞歌,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谱写着军队医院“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的动人篇章。
2025年 6月30日晚上5点,因罹患急性胰腺炎,我再次到解放军西南医院接受医治,住进了急诊部内科病房,并在重症监护室度过了刻骨铭心的三天三夜。7月7日,我康复出院。如今已过5天,然而,那种撕心裂肺的剧痛与重症监护室中那份挥之不去的寂寞、无措与纠结,仍如烙印一般清晰。但更为铭刻心中的,是西南医院医务工作者给予我那份无与伦比的温暖与直抵人心的感动。正是这份感动驱走了我的倦态,让我提笔,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付诸文字,让更多人知晓西南医院“金字招牌”沉甸甸的厚重,感受其“平战结合”的伟大意义——他们是战争胜利与战斗力保障的坚强后盾,也是和平年代军民健康的生命卫士!人民军医,始终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展开剩余76%在西南医院急诊部重症监护室的护士站,我真正读懂了何谓“职业操守”,何谓“患者至上”。这里的医护人员以其感人的行动,完美诠释了他们“四心”要则:
一是坚持用心聆听,细微处洞察秋毫和一叶知秋。这里的医生护士,总以忘我的专注去聆听每一位病人的诉说,那些关于苦楚、隐衷、尴尬的倾吐,以及那些饱含希望与需求的言语。这绝不是客套的流程,而是治疗的基础起点。他们再综合每日详尽的血检、生化、循环指标检查数据,乃至听觉、视觉、知觉、皮试等感官反应,组织专家会商,只为制定最切合每位患者的诊疗方案。正是这份始于倾听的基础,奠定了对症施治的措施,也折射出西南医院急重症团队求真务实、细致入微的优良作风。正是这样的作风日积月累,淬炼了他们卓越医疗的技艺与效率,在春风化雨中滋养着那份“敬畏生命、患者至上”的仁者风骨,进而达到百炼成钢。
二是坚持用爱沟通,在困境中架设连心桥。信任是沟通的基础,爱是斩杀病魔的利剑。原则上,重症监护室不准家属入室探望,而西南医院开辟了一条“关爱通道”,每天下午三点,家属提前到位,通过视频连线与患者进行一刻钟左右的隔屏相见。这是在冰冷规则之下的人性化关怀。我住在重症监护室237床,两床之隔是一位86岁高龄的丰都老妇。因身处狭小空间(活动范围仅限病床一米内),无法接触外界,她承受着孤独与焦躁,在病房持续哭闹,拒绝治疗,护士的温言劝解也未能安抚住。为免惊扰其他病人,医护人员破例两次安排其女儿到病房进行思想疏导工作。老人耳背,思绪游离,甚至认不出她的女儿。我亲耳听到她们的对话,女儿耐心地劝慰:“妈,我是你大女儿明琼呀,你要听话,好好配合治疗……” 老人茫然地回答:“什么?还要给钱呀?” 女儿哽咽道:“妈,钱你别操心!我们四姊妹每人给你准备了两万,你只管安心治病……” 当女儿送来了妈妈最爱的抄手(北方叫混沌,万州、开州、湖北利川叫包面),老人终于平静下来不再哭闹。那一夜,病室重归安宁。滴水虽微,映照大千光辉。西南医院急诊部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不分你我,对大家一视同仁。正是这样充满爱的沟通与人性的变通,消融了医患坚冰,换来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配合,营造了和谐医患关系,为痊愈之船扬起了希望之帆。
三是坚持精准治疗,诊疗中凸显匠心。精准的治疗离不开高素质的医护人才队伍,离不开配备一流的医疗设备,离不开集体会诊和一对一的科学治疗方案。据我观察和询问,西南医院急诊部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都具备本科护理专业背景,持有护士证、护师证、营养师证等专业资质,且临床护理经验均在五年以上。此番住院,在2021年曾悉心照顾过我的美丽护士周燕竟一眼认出了我,还关切地提醒:“您患胰腺炎,与疲劳过度、饮食油腻、酒精刺激、吃辛辣食物和冰冷食物等有关,务必要忌口戒酒!”另外,为我主诊的李晓萍教授、邓孝露医生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医术炉火纯青,作风却质朴无华。医院更坚持每天由医生、实习生、进修生组成的医疗组查房,到每一个患者病床前询问病情与感受,根据患者抽样化验的最新结果,不断调整优化治疗方案,根据需要及时安排心电图、超生波、核磁共振、CT等检查。一切努力,都只为了那一个目标:以精准的诊疗,最大化缓解患者身心的病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或加速康复的步履。
四是坚持精心呵护,护理中传递温情。西南医院急诊部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不仅给患者打针、输液,还坚持及时给患者洗脸、擦嘴、漱口,更换洁净的床单、枕巾、纸垫、病号服,通过灌肠器、导尿管等方式帮助患者解决大小便,帮患者订餐送餐、输营养液,安排家属定点与患者视频通话,按照先来先出的顺序将病情稳定的患者转移到普通病房。这份周全,让人动容。7月3日,护士陈琴亲自帮我收拾住院必备品,协同护工将我抬上推车,并护送到急救部内科普通病房。在那里,李晓萍教授、邓孝露医生继续精准施治,周燕等白衣天使倾情呵护,让我的急性胰腺炎在八天内得以康复。
今天是7月12日,我已出院整整5天。回顾这些天的日程:7日下午在江北龙湖北城天街电影城参加周恩来特型演员刘劲导演新片《天宝》的路演,8日早上在重庆西站送别刘劲导演,下午赴大石坝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为昭信集团组织的渝中区和巫溪县的中职教师作了两个小时的讲座,9日为《民族文学》撰写了散文《壮哉!长江三峡》,10日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纪委书记冉龙梅调研江北区徐悲鸿旧居和文管所,11日为电影《天宝》撰写影评并获华龙网等新媒体发表……能顺利完成这些工作,正是我身体痊愈、精力充沛的最好检验。这一切,得益于西南医院急诊部重症监护室和内科病房全体医护的高效治疗与无微不至的照护!在此,我深深铭记并诚挚感谢:西南医院卫生经济科马莉,是她深更半夜陪我找医生;急诊部张元松医生,是他到重症监护室探视和关心我;我的夫人李兰芳,是她提心吊胆陪同检查并不离不弃守护;我的弟弟、妹妹及从利川开车来医院的亲戚们,给予我亲情慰藉;三峡博物馆工会专职副主席殷玉玲、邓佳同志,带来组织的慰问关怀;所有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是你们赋予我战胜病魔的莫大勇气与力量。住院期间,输了大量的液体消炎,打了无数针防止血栓,抽了不少血化验后指头密布青紫针孔,特别是重症监护室那孤寂漫长、恍如隔世的三天三夜,都曾令我心有余悸、不堪回首。
此番经历,给我敲响了一记警钟,让我深深感悟到,身体健康是生命的“1”,其余一切都是后续的“0”。如果“1”没有了,后面再多的“0”终将归零。一个人要立身立业,必须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才具备成就事业的基础。身体健康轻视不得,透支不得,而亚健康还是胰腺炎等疾患的温床、诱因。我们需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强健体魄、敬畏自然与生命规律,这才是对国家、社会、家庭乃至自身真正的负责。拥抱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让我们倾尽全力,努力书写各自生命中最华美的篇章!
雷学刚,土家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三级研究员,重庆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
发布于:北京市兴盛网-配资炒股之家-股票平台杠杆-怎么找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