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能有多轻呢?
我有个朋友说她在客厅嗑瓜子,睡在卧室的宝宝就被吵醒了(有一说一,这个瓜子够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宝宝睡觉轻,既有“先天”的生理基础,又有“人为”的错误干预。
让我们先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看宝宝为什么睡觉轻以及破解的方法。
01
婴儿阶段的睡觉轻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提到睡觉轻,大多数家长都会头疼,尤其是负责哄睡的妈妈,好不容易把小祖宗撂倒了,手机响了,娃醒了。
有小宝宝的家里,蹑手蹑脚,安安静静,可能是全国统一模式。
在婴儿阶段,睡觉轻是保护宝宝的一种机制。
展开剩余90%让婴儿睡得太深、太久,对他的生长和发育并不是十分有利的----《一夜安睡》。
由于生存的需要,小宝宝,尤其是新生儿阶段,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浅层睡眠状态。
当他们出现饥饿、冷了、热了、不舒服、疼痛等情况时会醒过来,哭闹,向我们发出求助信号。
试想一下,如果月子里的宝宝一下子睡了3个多小时都不醒来,我们一定不是高兴宝宝睡得这么安稳长久。
而是害怕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怎么能睡这么深、这么久?
我记得我还曾经用手放在宝宝鼻子上试探鼻息,确保他还安全着。
从这个角度来说,睡觉轻是在告诉我们:本宝宝好着呢。
02
宝宝睡觉轻的表现是什么
我们总是说宝宝睡觉轻,什么样的状态就是睡觉轻呢?
◆睡着以后隔一段时间就开始哼哼唧唧,有时候会双手在空中乱抓,小腿使劲蹬,整体看起来像是伸懒腰。
◆总是能看到宝宝眼皮子底下的眼睛动来动去,有时候还会睁开一下,嘴巴也时不时的做出吃奶的吸吮动作。
◆当周围有突兀的声音时,宝宝会被吓一跳,双手忽然向空中张开,同时小腿也猛然蹬直了,或者直接醒来开始哭。
每当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宝宝没有睡安稳,一会儿动一下,一会儿动一下。
睡觉轻这个现象,并不会因为孩子年龄大了自然消失,很有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一点动静就醒来。
03
睡觉轻背后不得不知的脑科学
1、睡眠模式的不成熟阶段
◆睡觉轻主要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这个阶段大脑是活跃状态,前4个月中,婴儿的睡眠有一半都是快速眼动睡眠,这意味着婴儿的睡眠很浅,很容易被惊醒
婴儿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大约为40~60分钟,这就意味着相同时间段内的睡眠,婴儿需要更多的睡眠周期,周期转换的时候是很容易清醒的。
所以我们会觉得宝宝每过一会儿,就开始扭来扭去,哼哼唧唧。
◆新生儿阶段入睡最先进入的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3个月以后,才会最先进入深睡期
睡不安稳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正常表现,也是大脑快速发育的需求。
直到宝宝6个月大以后,睡眠的四个阶段才能被清楚的区分出来,这个时候宝宝的睡眠模式才和成人差不多成熟。
2、莫罗反射很容易被激活
宝宝很容易被声音、光线等动静惊吓到,这是因为莫罗反射被激活了。
莫罗反射是一种对前庭的突发刺激或未预料的感官行为所做出的本能反应,例如突发的噪音、光亮度变化、温度改变,或是触摸---《孩子真正的需要》
正常生活中不可能没有一点声音,但是对于新生儿来说,这些声音就是未预期事件,激活了莫罗反射,导致宝宝被吓醒来。
3、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由于婴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他们会比成人有更多的神经冲动传递到肌肉。
因此,婴儿在快速眼动期可能会出现痉挛、狞笑、抽搐、踢蹬等现象,甚至还会发出声音------《法伯睡眠宝典》
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理查德*法伯给我们从神经发育的角度解释睡觉轻,动作多的原因。
他认为等宝宝长大到6个月以后,身体机能完善了,睡眠自然而然就会安稳很多。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我们能看到一定月龄段内(6个月左右)宝宝睡眠轻是很正常的情况。
这是生理发育不够成熟的结果,并不是我们能完全改变的。
如果你的宝宝现在3、4个月,你困扰于宝宝睡觉轻这个问题,并期待能有一个方案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太可能的。
明白这一点,你是不是就不那么焦虑了?
不焦虑的前提下,我们再去采取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宝宝加快渡过睡觉轻的阶段,减轻哄睡人的负担。
04
促进大脑发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睡觉轻
从前面分析的原因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应对宝宝的睡觉轻:
一、方向1:顺其自然地等待睡眠模式逐渐成熟
我们要接纳0-3个月的新生儿睡觉轻的客观事实,我们希望宝宝睡得踏踏实实的愿望是不符合实际的。
3-6个月以后宝宝睡觉轻的情况才能有所缓解,至于缓解到什么程度,完全因人而异。
产生差异的部分,就是下文的方向二。
二、方向2:采取措施促进宝宝大脑及神经的发育
如果能够促进宝宝大脑及神经的发育,莫罗反射就会被抑制,睡眠轻的情况就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到4个月大的时候,莫罗反射应该被转化成一种更像大人的“惊吓”反应,更趋成熟的惊吓反应,反映出参与感官刺激处理过程的高级脑组织的成熟和发育-------《孩子真正的需要》
一切有利于大脑发育成熟的措施都可以间接影响到睡眠:
1、发展大运动,家长不要偷懒
运动能力体现了大脑发育和整合的状态。
不同月龄段的宝宝需要多一些时间和机会练习大运动,而不是整天被抱着、躺着。
有的宝宝天生运动能力超强,可能得益于遗传,不需要家长多费心,自己就能动起来。
但是有的宝宝天生不喜欢动,或者本身比较胖,带养人是老人,体力跟不上等原因,大运动方面的锻炼就需要多费心思。
自己带不动,就带宝宝去游泳、上早教课的体能部分、去游乐场。
如果我们在锻炼宝宝大运动发展上偷懒,一定会在别的的地方承担“麻烦”,比如睡眠、身体灵活度、健康、情绪等。
2、坚持抚触按摩,既省钱又轻松
在宝宝会爬之前,抚触按摩是一个既轻松、又有效、还省钱的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的方法。
皮肤是我们最大的感觉器官,遍布神经末梢。
每天累计30分钟的抚触按摩,穿插到各个清醒阶段。
如果你能把抚触按摩不打折扣地坚持下来,宝宝的睡眠质量、自我安抚能力、亲子关系都能获益。
3、促进宝宝视觉、听觉感官的发展
对于睡觉轻,大家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
因为我家宝宝睡觉轻,所以家里一定要安安静静的,不能弄出太大的动静。
这个因果关系错了,实际上是这样的:
因为家里太安静,所以宝宝才会越睡越轻。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有的宝宝不论多吵闹的环境都能睡着。
这些宝宝从小的睡眠环境肯定不是安安静静的,家里正常说话、做饭、干活,宝宝反而睡得更安稳。
当宝宝的听觉、视觉、触觉接受了足够充足的刺激,就不会轻易激活莫罗反射。
因此我们不要忽视宝宝的感官发育,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宝宝清醒的时候,保证家中的声音源足够丰富
比如做饭声音、说话声音、如果家中人很少,那我们可以放一些音乐、故事(每次5-10分钟即可)来刺激宝宝听觉发育。
◆每天坚持户外(视天气情况)
户外的自然光、声音类型比家中更充足、丰富,如果楼下有商场、游乐场这种人多的地方,可以带宝宝去遛弯。
宝宝睡着以后,家人正常说话活动,只是不要出现特别突兀的声音,比如啪的关门声。
◆天气不好,不能出门的日子,可以在家做视觉听觉训练
用塑料盒装上大米、小米、豆子、沙子等东西,摇晃发出不同的声音,做追听训练,或者拿出盆盆罐罐让宝宝敲着玩。
以上就是应对宝宝睡觉轻的脑科学原理和办法。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我们看待婴幼儿睡眠的基本态度, 一切睡眠问题都能找到生理原因。
发布于:陕西省兴盛网-配资炒股之家-股票平台杠杆-怎么找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