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万物并秀。7月23日下午,由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联合承办的“2025年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护理科普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院举行。本次培训班以“传承中医智慧,创新科普实践”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市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护理骨干80余人参加。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张静主持开幕式。
展开剩余79%院长韩永鹏致欢迎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护理科普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连接专业护理与大众健康的重要纽带,提升护理科普能力是新时代赋予护理人员的重要使命。
韩永鹏院长还特别介绍了医院近年来在护理科普工作中取得的多项荣誉,展现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价值。
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主任唐玲致辞。她分享了护士“不仅要会做,更要会说、会教”的理念,强调护理科普是专业价值的延伸,凸显了护理科普在传递健康智慧、尤其是发挥中医特色方面的实效性。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李萌则从行业发展高度,提出新时代护理科普应努力做到“有温度、有特色、有创新”,用温暖的语言转化专业知识,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善用新媒体技术拓展传播边界。
授课环节
本次培训特邀科普领域的权威专家授课,内容紧扣实践与前沿。
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张素秋主任以《践行科普法,彰显专业价值》为题,深入解读了新修订《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核心要义及其对护理科普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课程聚焦于引导学员深刻理解法规要求,强调在依法科普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建设护理科普品牌、提升护理科普体系的影响力,并清晰阐述了2025年护理科普工作的重点方向,为学员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框架。
海霞教授为大家讲授了《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医药科普思路与方法》。课程直面信息爆炸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强调科普的科学性、权威性是生命线,并分享了“天气、人气、地气”选题法、“准精亮”标题制作法等实用策略,为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开展精准、生动科普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侯文博副主任则以《科普心光录》为题,以眼科常见病科普为生动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深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内容,诠释了科学性、通俗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核心原则。
我院党委书记杨清玲在闭幕式上作总结讲话,肯定了本次培训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她表示医院党委将始终做护理队伍发展的坚强后盾,搭建更多的高水平交流平台,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创新活动。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护理科普工作注入了新动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护理工作者将以法为纲、创新赋能,共同谱写护理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发布于:北京市兴盛网-配资炒股之家-股票平台杠杆-怎么找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