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几内亚”有三个,其中两个分别是位于西非的几内亚共和国与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而另一个则是位于几内亚湾东北部的赤道几内亚。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这些国家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赤道几内亚,顾名思义,位于赤道附近。在柏柏尔语中,“几内亚”意味着“黑人的国家”。这个名字揭示了其深厚的非洲文化背景。赤道几内亚坐落于非洲中西部,北面与喀麦隆相接,东南两面则与加蓬为邻,西部则面向几内亚湾的大西洋。这一国家的版图非常独特,国界线呈现出规整的直线,几乎构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形式是殖民时代列强划分非洲土地时留下的历史印记,至今仍清晰可见。
赤道几内亚的总面积大约为2.8万平方公里,土地由大陆部分的木尼河地区和几内亚湾的多个岛屿构成。令人特别注意的是,尽管大陆的木尼河地区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市和天津市面积的总和,且这片土地面向大西洋,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但国家的首都却偏偏设在了一个远离大陆的小岛——比奥科岛。
展开剩余80%比奥科岛并非一个理想的地理位置,它距离赤道几内亚本土相当遥远,且靠近邻国的“门口”。马拉博,赤道几内亚的首都,就位于比奥科岛的东北角,距离喀麦隆的海岸线仅有45公里,几乎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而从马拉博到尼日利亚的海岸仅有90公里的距离,而到本土的木尼河地区却有足足200公里的遥远。比奥科岛的面积仅为2034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上海的三分之一。
按照常理,一个国家的首都通常会设立在大陆上,尤其是在有领土的情况下。然而,丹麦作为北欧国家的例外,其首都哥本哈根就位于西兰岛上。西兰岛因其战略位置,扼守了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航道,因此哥本哈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作为首都的独特优势。
赤道几内亚为何将首都设在比奥科岛呢?这与其独特的地理背景及殖民历史息息相关。早在1471年,葡萄牙航海家费尔南多就发现了比奥科岛,并在岛上及几内亚湾周边建立了若干殖民据点。不过,葡萄牙并未在这一地区大力投入,他们的殖民重点放在了美洲,直到比奥科岛遭遇了西班牙的接管。
1778年,西班牙正式接管比奥科岛,并将该岛作为其在非洲的第一块殖民地。西班牙在此处逐渐建立了奴隶贸易基地,并在岛的北部建设了港口,命名为圣伊莎贝拉市,也就是今天的马拉博。尽管西班牙在这里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城市,但比奥科岛的狭小地形和高山重峦不利于长期发展,西班牙很快将目光投向了对岸的木尼河地区。
1844年,西班牙成功侵占了木尼河沿岸的土地,并通过殖民扩张进一步强化对该地区的控制。此后,西班牙将木尼河地区与比奥科岛合并,创建了“西属几内亚”。虽然比奥科岛已经有了一定的城市基础,而木尼河地区依旧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西班牙最终决定将总督府设在了比奥科岛的圣伊莎贝拉市。
然而,西班牙的殖民体系并未能惠及当地土著,反而引发了大量的反抗。二战前,当地的部落首领马拉博曾组织过一次反抗,但由于实力差距过大,反抗未果。然而,这次事件却激发了赤道几内亚人民的独立意识。
直到1968年12月,西属几内亚最终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成为独立的赤道几内亚共和国。首都依然定在了圣伊莎贝拉市,后来为了去除殖民色彩,改名为马拉博,以纪念当时带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马拉博。
赤道几内亚选定马拉博作为首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马拉博是赤道几内亚最发达的地区,城市各方面的基础设施相对成熟。如果将首都迁至大陆,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而独立后的赤道几内亚显然难以负担如此庞大的开销。其次,马拉博距喀麦隆和尼日利亚都非常近,地理上的优势使得它成为一个天然的防线,能够有效防范邻国的威胁。
然而,赤道几内亚的经济状况并不如人意,尽管独立后依旧贫困,缺乏足够的粮食供应,每年还需依赖国际援助。幸运的是,1991年,比奥科岛附近海域发现了大量石油资源。这一发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使得赤道几内亚经济开始腾飞,短短数年内人均GDP飙升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同时,财富也大部分被掌权者和政治集团所控制,普通民众依旧生活在贫困中。
近年来,赤道几内亚也在考虑将首都迁至大陆,尤其是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马拉博的地理位置显得越来越不适合。然而,搬迁首都的问题极为复杂。比奥科岛的石油资源,尤其是与邻国喀麦隆和尼日利亚的接近,都为这个问题增添了许多变数。如何做出决策,赤道几内亚政府在这场两难的抉择中依旧未能给出明确答案。
发布于:天津市兴盛网-配资炒股之家-股票平台杠杆-怎么找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